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专业  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体育科学学院:跃动青春,璀璨学海之韵

发布时间: 2024-06-25 浏览次数: 2100 发布部门: 体育科学学院
撰稿:肖晴坤 摄影:陈广华 初审:肖晴坤 复审:常波 终审:林文弢

学院简介

体育科学学院成立于20184月,其前身体育教育中心成立于20155体育科学学院现设有体育教育专业休闲体育专业,并从2018年开设招收本科生,学制4目前在校本科生815。同时体育科学学院承担学院全校学生的公共体育基础课(必修课),多年来已经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训练、竞赛的“体教融合”新模式。

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员工78其中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1人、教授12人、副教授19人、讲师24人、助教12其中骨干教师有:

林文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广东省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首批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带头人;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专家,主持并参与40多项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课题,2010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20多项专利(其中4项发明专利);公开发表论文400多篇,获得9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主编并出版40部教材和专著。

常波,三级教授,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沈阳体育学院领军人才,国家社会基金评审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组专家,8所院校客座教授。曾担任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沈阳体育学院实验室管理中心主任。承担、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科技部、教育部及省级课题15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参编教材8部,发表学术论文142篇,其中核心和C84篇,SCI论文17篇。

杜春华,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学与教育管理工作30余年,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新编教育学》、《教学论》、《教育学基本原理》等专著6本。

郝选明,教授,博士,博导。现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理生化分会委员,广东省运动体质健康管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体质健康管理协会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免疫与健康”。近年来,主编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5部,研究生教材5部,参考书3部。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8项,重点项目2项,主持境外合作项目3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32篇,其中SCI收录7篇,中文核心期刊66篇。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进步奖四等奖1项,教育部精品教材奖1项,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项,省体育科学学会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等。

张绰庵,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河北省政府督学,国家体育总局、河北省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评审专家,中国高教学会“体健融合”项目专家,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特聘专家,河北体育智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体育文化协会名誉主席,河北省武术协会名誉主席

吴志海,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教练。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从事体操教学10年、冰雪教学6年、运动训练20余年。曾任国家队教练、国家青年队教练、韩国队教练。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获“七科大”专题报告1篇、“九科大”墙报2篇、核心期刊4篇;参与科研课题10多项,其中主持并完成一项省级重点课题。

曲润杰,教授,中共党员,中国武术八段,国际A级武术散打裁判员,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级考评员。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期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主编及参编专业书籍近10部,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近20项,获得省市院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研发发明专利2项,获国际权威机构论文检索1篇。

徐明,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暨科技部专家库成员、教育部智慧树教学平台主讲教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研究院专家。长期从事体育教育、全民健身、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并获奖,主编和参编出版十余本专著与教材,其中3部为国家规划重点教材。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荣获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等。

谭建共,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运动休闲与公共服务管理,运动休闲与健康,体育运动教学与训练。主讲课程:休闲体育概论,运动休闲与健康,体育领导力,运动处方,休闲体育项目策划与管理,论文撰写技巧,双语教学(体育英语,高尔夫英语),田径运动基础理论与训练,高尔夫概论,高尔夫技术教学与方法,高尔夫组织竞赛与规则等。

张锐峰,教授,以《网球教程》、《羽毛球教程》、《奥林匹克教程》等为代表,专著及参编10部,总计370万字。发表论文30余篇。

袁明煜,副教授,主要从事体操普修、选项课的教学工作。

何隽,中共党员,副教授。主要承担了大学生排球、足球、羽毛球、冰上、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及拓展课程等。参与了多项科研工作,其中主持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研究》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参与编写了《体育与健康》教材,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戎淼锋,副教授,发表了两篇体育类核心刊物论文及多篇省级刊物论文。主持及参与完成多个省局级课题。

薛瑞坤,副教授,第16届亚运会火炬手。

高广芹,中共党员,副研究员。工作期间,主持或参与完成黑龙江省教育厅课程改革课题、黑龙江省教育规划、大庆市社科联等课题1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1部。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奖励多项。

彭燕群,中共党员、高级实验师。主持及参与各级科研项目45项,其中:主持项目7项,以第一作者及参与作者发表论文14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等。


学院配备有五环体育馆、游泳馆,其中室外标准篮球场19个、足球场4个、排球场5个、羽毛球场9个、网球场6个、乒乓球25台、标准舞蹈教室4个、健美操馆1个、体操馆1个、高尔夫训练场1个。

五环体育馆

体育教育专业与休闲体育专业主项理论与实践课程项目: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啦啦操、高尔夫;同时开设专业选修课:网球、羽毛球、舞龙舞狮、体育舞蹈、健美操、瑜伽、普拉提、武术、跆拳道、花样跳绳、太极拳、英歌舞、拳击;体育代表队:田径代表队、足球代表队、篮球代表队、排球代表队、乒乓球代表队、羽毛球代表队、网球代表队、啦啦操代表队、游泳代表队、健身健美代表队、舞龙舞狮代表队、拳击代表队、武术代表队、长短兵代表队、跆拳道代表队、橄榄球代表队;体育类社团:15个;实验室:5间。

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体育科学学院共开设两个专业,分别为体育教育专业、休闲体育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 (040201)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大湾区,服务广东,辐射全面。培养适应国家教师队伍建设广东省基础育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健康个性相统一,有良知和责任感,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具现代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水平和竞赛管理、组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和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能胜任基础教育阶段校体育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休闲体育专业040207T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休闲运动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具有休闲运动的组织管理能力;具备各类休闲运动的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组织教学指导能力:具有科学的休闲体育观念和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具备较强的现代休闲体育发展所需求的运动技能,能从事休闲体育指导与服务、经营与管理、策划与设计工作。具备“一专一长”,即一个专业一个特长,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立足湾区,服务广东,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思想道德品质良好、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能适应建设、管理、服务社会的高层次创新性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学科办学特色

体育科学学院教学模式打破传统体育课程观念的束缚,对大学生的体育培养空间没有仅局限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富趣味、更开放的多元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多体验、多尝试、多协作,给学生更多的体育课程空间,让学生的体育经历更丰富,涉猎范围更广,从而更灵活、更有弹性地运用四年大学学习时间,去亲身参与体育既增进身体健康,又培养体育兴趣和能力的过程。同时大力协助学生处、团委组织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积极发展各种学生体育协会,培养学生体育骨干,激发和调动广大学生在学生群体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实践教学大赛

为了全面推动我院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身心健康的均衡发展,自2018年起,我院精心策划并实施了每学期末的实践教学周竞赛活动。这一竞赛涵盖了广播体操、英歌舞、太极拳、健美操以及舞龙舞狮等多元化项目,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运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精神。我们鼓励全院教师积极投身到这一实践教学大赛的筹备与实施工作中,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在竞赛结束后,我们会对表现突出的班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颁发荣誉奖状,并提供奖金奖励,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人才培养成效

一、科研成效显著

近年来,体育科学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致力于推动科研创新与发展。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针对体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学院倡导教学与科研、竞赛与科研、项目与科研、活动组织与科研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研工作,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省市区各级别体育学科相关科研课题的申报,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学院师生开设科研专题讲座。同时,鼓励学院教师积极带领学业优秀或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校级以上双创目的申报,组建学院科研学生交流群,并多次面向学生召开科研培训讲座,学院院长林文弢教授指导学生修改课题申报书及论文撰写,2021-2022学年,学院学生顺利申报的校级以上课题8项,其中省级双创项目1项,2023年广东省大学生“攀登计划”哲学社科类一般项目1项。2022-2023学年,学院学生顺利申报的校级以上课题6项,其中国家级双创项目1项。2023-2024学年,学院学生顺利申报的校级以上课题6项,其中国家级双创项目1项,省级双创项目2项。



体育科学学院始终秉承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理念,鼓励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申报课题的同时,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攀登计划等项目。学院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入校进行科研讲座,近年来学院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国家体育总局政策咨询项目2项、厅局级课题20余项。

2023年珠海老年运动与康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学院举行

2023年珠海老年运动与康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学院举行

2023128日至11日珠海老年运动与康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学院举行研讨会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和学院联合主办广东省体育运动与健康协会协办这场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近2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做大会报告来自欧洲、大洋洲和国内近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近200名专家学者将做中英文专题报告大会设立了主题专场报告和8个专题报告分会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共同探索老年运动与康养发展之路

二、竞赛成绩斐然

体育科学学院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技水平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技水平。学院的各类运动队在校内外比赛中屡创佳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学院散打代表队荣获2024年第8届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全国冠军

学院田径代表队荣获2024年中国大学生田径项群赛(短跨跳)女子甲组100米、200米冠军,男子甲组跳高第三名

学院啦啦操代表队在广东省啦啦操锦标赛中荣获一级花球啦啦操第一名、技巧啦啦操第一名、三级爵士啦啦操第一名、规定套一级花球第二名、啦啦操推广套路第二名

学院长短兵代表队在2023年第九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荣获短兵组男子54公斤金牌、长兵组女子64公斤银牌

学院长短兵代表队在2023年第12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中荣获男子甲组毽球双人赛冠军、男子甲组毽球三人赛冠军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学院承办2023年广东省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

三、考研成果丰硕

体育科学学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考研工作,通过制定科学的考研指导方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备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学院考研人数和录取率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今年应届生159人,就有8人考上研究生。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他们的优秀表现为学院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

2024届毕业生考研升学情况


四、就业渠道广阔

体育科学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应届毕业生考编人数逐年递增学院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与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毕业生可以选择在中小学、高校、体育俱乐部等教育机构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也可以选择进入体育管理部门、体育产业公司等领域从事管理和运营工作;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开设体育培训机构或体育用品店等。

体育科学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德、知、技、研”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为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动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