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生命科学学院:产教融合,精准施教,全面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发布时间: 2024-06-22
浏览次数: 1888次
发布部门: 生命科学学院
撰稿:生命科学学院
摄影:生命科学学院
初审:黄成飞
复审:孟凡欣
终审:胡文忠
生命科学学院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秉承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地方经济发展与建设服务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爱国、勤奋、和谐、创新”校训,树立人才强院、科技强院、创新强院的发展理念,坚持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助力推学院高质量发展。在学院工作中,确定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人才培养的优先地位,以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为主线,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为契机,以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为依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构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多年来,在党建工作、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科研平台、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促发展
学院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建工作在促进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的重要作用。多年来,学院党委获广东省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教工党支部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广东省高校首批“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广东省委教育工委首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评比中被评为“样板党支部”、广东省委教育工委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珠海市直教育系统优秀基层党支部等多项荣誉称号,获广东省委教育工委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案例评选活动三等奖、广东省民办高校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多年来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树立人才强院、科技强院、创新强院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学校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学校网络招聘和多种人际学术资源,宣传学校尤其是学院建设和发展取得的成绩,吸引优秀人才。学院积极利用学校人才政策,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2021年以来引进了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新疆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博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四川大学博士、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博士后、天津科技大学博士后、澳门科技大学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后、浙江大学博士后等32名优秀博士。近2年以来,34人入选学校“三个层次”人才建设工程,其中11人入选一层次,15人入选二层次、8人入选三层次、8人入选博士提升计划。支持9位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学院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在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9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56人,留学归国博士5人。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7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优秀专家1人、优秀教师1人、国务院侨办高等学校“优秀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2人、珠海市特聘学者1人等优秀人才。在教师队伍中,有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助理教授、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博士/博士后、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博士、爱媛大学博士、熊本大学博士、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先进光源访问学者等海外留学与工作经历的优秀人才。同时,聘有国家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十三五”重要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澳门大学教授、珠海市人民医院特聘教授等知名学者为特聘教授。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团队建设,倡导和组建由具有不同专业教育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组建交叉科研团队,支持和鼓励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学院成立申报项目指导专家组,对申报项目材料进行评审和指导,有效提高了项目申报立项成功获批率。多年来,主持承担科研项目329项,其中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项目1项、国家工信部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子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75项,横向项目152项,科研经费达6448多万元。发表论文511篇,其中SCI/EI收录310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6件、申请国家专利114件。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实现专利技术成果转化4项。
学院成功举办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
学院承办广东省本科高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4年全体委员会议
专业建设精准定位,构建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专业建设是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质量是实现优秀人才培养的核心。学院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人才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度注重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综合改革,从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有效推进了学院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学、药物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10个本科专业协调共进和创新发展。
学院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以OBE建设理念为指导,调动学院各方资源,凝心聚力,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成功举办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邀请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制药工程专业分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华东理工大学宋恭华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姚日生教授,四川大学宋航教授,武汉工程大学张珩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汪晴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徐菁利教授,郑州大学章亚东教授,西北大学薛伟明教授等8名教育部药学类教指委员莅临指导。通过研讨,专业建设更加明确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三大理念,主动对标中国教育工程认证标准要求,建立了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了教师责任与评价机制以及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了学院10个本科专业建设水平。
学院主持承担教改项目48项,总经费达314.7万元。获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发表教研论文66篇,主编出版教材与专著20部。编写全国应用型本科特色教材6部,教育部规划教材1部。药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与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在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应用等3项教学成果奖受邀在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交流与展出(珠海),学院—丽珠医药集团大学生实践基地入选“校企合作”双百计划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展出交流(南京)。学院—金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被评为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食品类专业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学院—丽珠医药集团研究有限公司药学类专业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分别被评为广东省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应用型高等院校实验教学发展现状调查与改革研究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翻转课堂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方法在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课程的改革与研究分别入选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学校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教授陪同澳门科技大学原校长李行伟一行参观实验室
学校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教授陪同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启明一行到学院考察
强化学科建设,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学院现拥有广东省生物工程特色重点学科,珠海市应用化学优势学科,重点建设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两个硕士点。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自2014年以来,与吉林大学联合培养生物工程/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共107人,已毕业研究生77人,现有在读研究生30人。近三年,我院研究生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27人次,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研究生优秀奖学金8人次。研究生发表科研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19篇。在专业建设方面:制药工程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民办教育发展重点专业;应用化学专业被认定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药学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无机化学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化工原理和中药学分别被认定为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中药学和物理化学分别被认定为广东省在线开放课程,有机化学被认定为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仪器分析被认定为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无机化学被认定为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强化教学平台建设,多元化提升教学质量
学院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具有药学基础、药物分析、药物制剂、食品安全检测、新型药物与保健食品研发、材料与化工、应用电化学等实验研究条件,同时,具有应用化学、材料合成与制备、新能源材料研发与检测等研究条件。现拥有实验室和研究室93个,面积8346平方米,仪器设备2107余台件,价值3941多万元。设有生物分离分析中心、波谱色谱分析检测中心、药物制剂研发中心、细胞培养工程中心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电化学分析等多个公共研究和实验教学大平台,拥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三重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流式细胞仪、全新纳微米激光粒度分析仪、半制备液相色谱仪、全自动薄层点样仪、毛细管流变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多功能提取罐、旋转压片机、全自动胶囊填充机、超高压微射流纳米均质机、生物发酵罐、软胶囊机、多用途高效离心机、电脑微波超声波组合合成萃取仪等大型先进仪器设备。
教学与科学研究仪器设备
充分发挥科研和服务平台作用,搭建优质共享大平台
学院拥有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药食同源与健康研究分中心、国家级材料与化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广东省普通高校天然产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绿色聚氨酯胶粘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和珠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珠海市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珠海市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珠澳中医药与生命健康联合实验室(与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合作)、广东新会陈皮研究院(与江门市新会陈皮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珠海宝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天然药物研究中心(与盈科瑞(横琴)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药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与珠海津之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等多个研究和服务平台。
学院积极与澳门科技大学开展科技合作,落实学校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与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合作建立珠澳中医药与生命健康联合实验室,通过整合两院优质创新要素,主动对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中医药产业需求,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攻关等方面与澳科大联动,助力中医药产业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中的作用,围绕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探索、药食同源产品研发、现代食品分析及加工技术等多个方向展开合作研究,还将依托联合实验室,在学术交流、课题申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学校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教授与专家共同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揭牌
学校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教授与专家共同为广东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揭牌
学院组建多个博士团队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实际需求,以广东省药学会岭南中草药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参加了茂名市化橘红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利用以及市场状况考察,到汤臣倍健有限公司、丽珠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强竞农业集团公司、普米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健康港、珠海宝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市新会陈皮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碧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路博润添加剂(珠海)有限公司、珠海市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60多家企业考察调研,就校企建立产学研基地、联合人才培养以及科技项目合作等方面达成意向。
多年来,学院与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丽珠医药集团、汤臣倍健、联邦制药、深圳奥萨、裕田霸力、珠海澜诺、东莞天球等162多家企业合作,联合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开展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合作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企业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提供检测和技术咨询3500余次,技术服务2500余项。承办了高级技术人员培训班,培训技术人员280人次,科技支持珠海津之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获广东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入库企业。
学院成功与江门市新会陈皮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广东新会陈皮研究院
学院与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共建珠澳中医药与生命健康联合实验室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开阔学术视野,提高学术影响力
多年来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国内与国际学术会议200人次,利用已有学科平台建设基础和学术资源主办和承办学术会议。接待政府、企业、研究院所、兄弟院校、中小学等参观达3000余人次。同时助力学校大健康产业学院、大健康研发中心以及老年大学建设。
多年来,承办了第四届、第六届生物医药与制药学国际学术会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保健品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广东省药学会岭南中草药资源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专委会成立大会、药食同源与大健康学术研讨会暨2023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广东省本科高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4年全体委员会议,2018年碳点研究进展研讨会,第十四届广东省高校化学化工学术年会,2023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生物材料高端论坛。作为大会主席单位,主持策划了第一届(2018)、第二届(2019)、第三届(2020)中华民族医药与产业发展论坛(澳门),2021年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峰会,2021年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学术年会暨分中心建设交流会。
院长胡文忠教授作为广东省药学会岭南中草药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会上发表讲话并做工作计划报告
院长胡文忠教授作为广东省食品学会药食同源与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参加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圆桌会议
学院教师现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产后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满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药学会岭南中草药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食品学会药食同源与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澳门)民族医药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医药文化协会生物医学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广东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食品分会副会长、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珠海市药学会制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多年来,学院接待教育部、科技部、广东省以及珠海市等各级政府领导、企业家、科研院所专家等领导与学者来访2800余人次。
学院承办2023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生物材料高端论坛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培养优秀创新人才
学院实施从大一到大四的全程班导师制,指导学生认知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院共培养本科生6385人,考取研究生733人,平均考研率达11.48%。2020届毕业生考研率23.5%,2021届毕业生考研率22.0%,2022届毕业生考研率21.9%,2023届毕业生考研率22.3%,2024届毕业生考研率11.1%。考取的主要院校有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吉林大学、中文大学、深圳大学、汕头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和阿伯丁大学等50多所知名高校。
学生参观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学生参观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占专业比率85%,结合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专业素质、团队合作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学习新知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进行企业满意度调查,经数据统计,学生企业用人满意度达97.5%。毕业生主要就业企业包括: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裕田霸力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澜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第四届大学生药食科创文化节启动仪式
第四届大学生药食科创文化节闭幕仪式暨颁奖典礼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探索,把创新教育教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基于学院专业设置和办学特色,举办了药食科创文化节,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实施教师指导全覆盖,学生参与全覆盖,营造全院和全员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在连续成功举办三届药食科创文化节基础上,2023年举办了第四届药食科创文化节,本届科创文化节创新采用企业命题,参赛学生接单答题的方式开展,共邀请了10家企业提供了52项产业命题,这些命题是来自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来自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需要、是来自治未病保健康的市场需要,这种校企科创合作方式是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举措,为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奠定基础。通过举办药食科创文化节,教师指导学生创新,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新,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也培养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实验创新设计及产品研发能力,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大学生主持承担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326项,其中,国家级17项、省级87项,主持广东省“攀登计划”大学生专项基金项目15项。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奖209项,其中国家级61项,省级117项。
优秀校友
钟文婷:药物制剂专业,2020届毕业生。目前工作单位和职务:暨南大学药学院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生药学专业2023级博士生。本科毕业后,于吉林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攻读硕士,就读期间累计发表SCI文章9篇,其中1作文章3篇,申请专利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次,2021-2022年连续两年获“优秀研究生”、“一等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及“2022年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吉林大学2023届优秀毕业研究生”等荣誉。
张峻榕:制药工程(生物制药),2012届毕业生。目前工作单位和职务: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师。本科毕业后,于吉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攻读硕士;毕业后于吉林大学生物物理学专业攻读博士。主要的工作事迹:
1、学院大健康产业相关学科研究项目,适应二十四节气变化的药食同源药膳的研发,2023DJKCY012,2023.01-2023.12,90万,项目完成人。
2、江门市新会陈皮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新会陈皮标准仓储陈化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品质形成分析及产品的研发,横向课题,2023HXKF10014,2023.10.15-2025.10.15,50万,项目完成人。
3、麦得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贝塔酸(3-羟基丁酸)对小鼠抗疲劳功效的研究,横向课题,2022HXKF10002,2022.3.10-2022.4.22,6万,项目完成人。
4、学院“博士人才提升计划”,2021-2024。
黄晓清:药物制剂专业,2016届毕业生。目前工作单位和职务:珠海卓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沃达瑞汛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校友会副会长。毕业后专注健康饮品的研发和服务,2015年创办珠海市卓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品牌“吉珠酸奶”与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现学院)深入产学研合作,产品一上市广受学子青睐。2016年与珠海龙头企业-珠海瑞康乳品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凭借优秀的产品品质,“吉珠酸奶”供餐到珠海市政府、区政府、中航通飞等渠道。2019年引进外资,在广州创办沃达瑞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业十年,创造勤工助学就业机会约4000+。2024年3月联合机械工程学院和美术设计学院三位校友建立吉予培训工作室,延续珠科校友情,立足大湾区,发挥珠科敢想敢闯,做好自己,成就他人的精神。
黄祉伟:应用化学专业,2011届毕业生。目前工作单位和职务:涂装主管工程师、新车型防腐防锈工艺责任工程师、广东省中级工程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工程师、中国化工学会工程师。从事汽车涂装行业、汽车和零部件行业防腐防锈工艺验证和工艺改善10余年,获得国家专利5项,发表论文和著作2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专题论文收录1篇,十余年来、各项工艺改善和成本改善效果累计递减数百万。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汽车涂装技术》、参编航空工业出版社《汽车材料》、主要编委《中国工业涂装技术装备与材料采购手册》中国市场出版社、主要编委《涂装电泳实用手册》(筹备编写中)。